科技日报:后浜的蜕变:从臭水沟到最美小河 ——太湖流域采访行之上海见闻

来源:科技日报   发布时间:2017-12-15  浏览次数:

后浜的蜕变:从臭水沟到最美小河

——太湖流域采访行之上海见闻

中国科技网记者 唐婷

  清澈的河水倒映出岸边的绿树,棕红色护栏和身后的白墙黑瓦相互映衬,透出几分古朴的味道。这条小河名叫“后浜”,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梅龙镇许泾村。

  “在上海最美整治后河道评选中,后浜作为闵行代表成为入围评选的15条河道之一。”上海市闵行区水务局调研员康建权对科技日报记者说道。

  后浜,曾是一条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沟。上海闵行区水务局局长吉玉萍介绍,闵行区水务局和梅陇镇政府充分发挥“河长制”作用,联合多个部门对后浜河道进行集中整治,使得小河换新颜。

  后浜的蜕变是上海推进“河长制”建设,改善河湖环境的一个缩影。日前,科技日报记者随中央媒体采访组对太湖流域河长制建设进行了探访,上海是此行第一站。

  上海具有中小河道数量多、水动力较差、污染较重的特点。因此,上海在河长制顶层设计上,有着因地制宜的考量。

  “上海将‘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’纳入推行河长制的首要任务,按照‘工作目标全覆盖’的要求,提出2017年底前上海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的工作目标。”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刘晓涛表示。

  通过综合运用遥感等技术进行细致摸排,上海将1864条段中小河道列入整治计划。整治名单中,有10条段河道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浦锦街道最南端的丰收村。浦锦街道书记孙培龙介绍,河道整治前,沿线有大量违章建筑用于出租给外来人口,村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,河道内垃圾淤泥堆积、腐烂发臭,河水发黑。

  现如今,河道整治后的丰收村已然是一派新气象,基本还原了江南水乡“小桥流水人家”的风貌。“整治过程中,在丰收村新建了桥梁49座,每座桥梁都是拆掉了原先堵在河道上的坝建成的,真正实现了水系互联互通。”康建权说道。

  过去,考虑建桥成本较高,一些村镇会在河道上筑一道坝来方便车辆通行,并在坝内埋设直径30-60公分左右的涵管来保持水流畅通。事实上,涵管管径狭小,往往被淤泥、垃圾堵塞,一些河段因此变成了“断头河”。“拆坝建桥,打通断头河,沟通水系,是这次河道整治的重心之一。”吉玉萍表示。

  据统计,截至目前,上海完成河道整治1711公里,建设污水管网310公里,1695条段河道已消除黑臭,达标率91%。其中,1124条段河道已完成公众满意度调查,满意度均在90%以上。

  不只是上海,太湖流域片其他省份在推进河长制的过程中,都针对当前河湖管理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行动。bet28365365局长吴文庆介绍,浙江省全面打响剿灭劣五类水攻坚战,截至今年10月底,浙江全省省控、市控、县控劣五类断面已全部销号,16455个劣五类小微水体全部完成验收销号。江苏省全面启动实施生态河湖行动计划。

  “目前,太湖流域片河长制工作已经实现了‘见河长’,正处于由‘见行动’转向‘见成效’的关键时期,太湖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持续助推太湖流域片率先全面建成‘河长制’‘湖长制’。”吴文庆表示。